西红柿灰霉病发生及防治
作者:王海涛 浏览次数:0 日期:2015/7/10 15:59:17
一、病原及危害
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引起的西红柿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菌危害部位几乎是植物的整个地上部分,特别是对叶片、花蕾、花脐、果实等部位造成严重减产减收,甚至绝收,该病几年来普遍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灰霉病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侵染西红柿外还侵染茄子、黄瓜、辣椒、草莓、葡萄、大蒜、生菜、柑橘等约235种作物。该病菌除在田间危害作物外,还能继续危害储藏运输中的蔬菜和水果,进一步造成经济损失。
二、侵染过程
以菌丝、菌核、分生孢子等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中寄存、越夏、翌年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多从寄主伤口或枯死的组织上初侵染。分生孢子管可以穿透植物表皮,侵染未受伤的组织;也会通过受到创伤的植物表面,如愈伤组合和自然伤口等侵入。侵入植物细胞后,它会使植物细胞死亡,并且加速寄主细胞内组织菌丝化。
1.幼苗期,其叶片和叶柄被感染后,叶片和叶柄首先出现水渍状,后逐渐变成褐色腐烂。幼苗表面灰色霉层出现。随着病症发展,蔓延到茎部,有褐色或者暗褐色病斑藏生在上面,致使病部易断,收缩,茎叶枯死,导致枯萎病。
2.成株期时,相比植株的其它部分,其果实危害最严重。若幼果被病原菌侵染,刚开始,是受侵染的柱头和花瓣上的病原菌向果实和果柄扩展,病状是果皮出现灰白色病变,有厚厚的灰色霉层覆盖上面,病程发展会使其腐烂。腐烂后,灰色霉层密生。最终会导致烂果很多。番茄灰霉病发病高峰是在结果开花期,尤其是在果实膨大灌水后。
三、发病条件
西红柿灰霉病的发病与栽培条件和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大棚内温度在20~23℃,温度在15~27℃是其最容易发病的范围。该病属于高湿性病害,另外,即使温度达到
31℃时也能发病。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当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该病会大量蔓延。西红柿灰霉病果实发病一个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多从残花瓣的发病口侵入,使得果实发病,再让果实腐烂,果实的发病率与果蒂发病率呈正相关。2,4-D的使用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当使用该激素较早,造成了花瓣脱落晚,这给病源菌的侵染造成了条件。若花完全开放后,花瓣脱落较早,发病率降低。另外发病率还与栽培密度相关,密度越大,传播越快,发病越高,防治就越难。灰霉病的发病还与施用的氮元素相关,氮元素的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植株感染上灰霉病的概率加大。土壤pH值在
5-6 时候发病率最高。
四、防治措施
田间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交替使用或混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化学杀菌剂,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1.从品种方面来说,选择优良的品种,选择高产抗病品种,对栽培苗的土壤做无菌处理均可以让灰霉病病情发病率降低。
2.从栽培管理方面来说,灰霉病的防治要点在于湿度的严格控制和病菌传播源的减少。首先,要减少侵染源,在播种前进行高温闷棚,平日维护时将病残体清除,可有效的抑制灰霉病的发生。其次要科学施肥,控制各种有机肥及无机肥的混合比例,控制好氮肥的施用,处理好生物菌肥的使用,可以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植株栽培要合理密植,浇水通风要合适,在大棚栽培时,可以取下膜浇水,让空气湿度降低。再者,合理搭配栽培作物。与灰霉病不发生的作物进行轮作或套作,让初侵染源减少。另外,在栽培时要合理放风,控制湿度。
3.从微生物控制方面来说,通过微生物制剂也可以防治灰霉病,包括植物内生菌、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念珠菌。
4.化学防治
(1)保护性杀菌剂又称接触性杀菌剂,主要在病害发生前施在植物表面,通过其残留在植物某个部位上与病原菌接触而起到杀死病原菌。预防病害发生方面,代森锰锌、百菌清和福美双等多作用位点的保护性杀菌剂用于灰霉病防治。
(2)内吸性杀菌剂问世克服了保护性杀菌剂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病害的缺点,并且随着内吸性杀菌剂各种新剂型的不断研发,使其使用较低的剂量甚至微量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名称机理代表药剂
苯并咪唑类对病菌在有些分裂中微管蛋白有作用,并且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芽管的分隔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等
二甲酰亚胺类抑制真菌内甘油三脂的合成腐霉利、异菌脲等
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通过作用于微管蛋白而抑制有丝分裂,导致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乙霉威
苯胺基嘧啶类蛋氨酸生物合成抑制剂,抑制侵染所需酶的分泌,内吸性差,主要还是以保护作用为主嘧菌胺和嘧霉胺、嘧菌环胺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它与真菌细胞色素b上的 Q0位点结合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影响能量代谢嘧菌酯、啶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醚菌胺
、肟菌酯、氟嘧菌酯 、肟醚酰胺等
酰胺类抑制真菌细胞内线粒体中的呼吸过程,使得植物病原菌能量物质合成收到组织,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受到干扰环酰菌胺、啶酰菌胺、氟唑酰菌胺等
其它类干扰并破坏病菌的生物氧化和合成,对其葡萄糖磷酰化过程中的有关转运进行抑制,并且抑制菌丝生长,最终使得病菌死亡吡咯类代表药剂是咯菌腈
抑制菌核形成和菌丝生长杂环类菌核净、乙烯菌核利
抑制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吡啶恶唑啉类代表啶菌噁唑
干扰病原菌细胞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吡啶胺类代表药剂是氟啶胺
主要对真菌的类脂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细胞膜机能起作用,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物和菌丝的形成胍类代表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
五、注意事项
由于各个区域环境气候和种植管理的不同,西红柿对灰霉病菌抗性也不同,应根据当地实际用药水平,酌情进行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严禁长期单独使用一种农药。在药剂使用上,用药数量要适宜,用药过多会增大成本、易造成药害,而用药过少则无法达到用药目的。用药质量要讲究,喷药时要求喷雾均匀,力求做到不漏喷。通常在发病前(保护用药)或发病初期(防患于未然)使用为佳。在防治时间上,一般选择抓住移栽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三个时期用药,
严格防止药害。杀菌剂造成药害有多种原因,首先一般水溶性较强的药剂容易发生药害,其次不同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也不同。再者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药剂的反应也不同,一般幼苗和孕穗开花阶段容易产生药害。在环境选择上,一般高温干旱、日照强烈或雾重、高湿等条件下用药易引起作物药害。因此在喷药时应该避开这些,一般选择在下午3-5点之间最佳。